2025年5月21日,龙头新闻报道竞彩足球比分:展区创意设计展传统技艺魅力,现转发原文如下:
漆器工艺、麦秸画、粮食镶嵌画、皮革制品、葫芦烙画和剪纸……在第三十四届哈尔滨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现场,黑龙江省特殊教育师资培训基地、黑龙江省教育学会特殊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单位,同时也是黑龙江省唯一招收听障本科生的高校——绥化学院,带着听障生精心制作的六大类创意设计产品精彩亮相,学生们通过手语直播的方式吸引了一大批听障人士驻足停留,共同感受创意设计的魅力。
漆彩麦影:传统工艺展新貌
摆件、发簪、手镯……在绥化学院漆艺展区前,吸引了众多热爱漆艺的年轻人。绥化学院特殊教育学院团总支书记纪元介绍,“大漆艺术的原材料是从漆树上采割下来的天然汁液,运用蛋壳、螺钿等天然材料进行镶嵌、塑造等装饰手法,制作工艺和流程比较复杂,所以漆艺作品也比较精美,其艺术价值也非常高。”纪元告诉记者,漆艺工作室设计研发的作品运用现代技术手段,
结合新时代发展需要,研发了一系列漆艺文创。通过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在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同时,也为学校特色康养中的“文养”注入了新的活力。
国外友人体验现场制作
在传统工艺焕发新生机的同时,绥化学院还将目光投向了黑龙江的农业资源。
“黑龙江作为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国家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秋收之后田地里剩余大量秸秆,除了秸秆还田、制作清洁能源、加工成饲料,还通过蒸、煮、刮、漂、染、贴等十几种工序之后,可以成为麦秸画的原料。”绥化学院特殊教育学院辅导员李泽卉说,一根根麦秸秆看似毫不起眼,但制成麦秸画后不仅好看,而且能带动广大村民赚钱。
非遗手作惊艳亮相,科技创新再添助力。活动现场,绥化学院听障生熟练地通过“绥愿天下”账号进行着手语直播,线上线下吸引了一大批听障人士互动交流,他们发弹幕、打手语,现场气氛热烈。“学校高度重视产教融合的品牌化营销,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国家教育发展目标为方向,注册了‘绥愿天下’商标,力图成就高校教师的职业梦想,满足社会每一分子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和愿望。此次参加哈洽会,学生们每天通过“绥愿天下”账号直播五小时,边做边播,线上线下的听障朋友可以直观地看到每一件作品的制作过程,并可以随时在弹幕上提问。” 绥化学院带队教师、特殊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卜凡秀介绍。
向国际友人推介
粮绘皮雕:创意材质显匠心
“高校如何以创意设计‘点亮’寒地黑土,用五谷杂粮‘绘就’成才致富路,这是我们学校一直在不断摸索的问题。”卜凡秀介绍,绥化学院立足黑龙江资源禀赋,以“五谷”映“五色”,描绘乡村振兴新图景,并让听障大学生专长特技绽放出“五光十色的花”。
把手工皮艺融入生活,让非遗跟上时代步伐。在绥化学院听障大学生们的手中,一张张韧劲十足的牛皮革经过不断地拉扯、搓揉、挤压、缝线、上色,成为了一件件赏心悦目的文创作品。“大家看到的所有皮革作品,从造型创意到皮料选择,都是我们自己设计完成的匠心之作,作品包含着我们内心对生活、对美的追求以及对实现自我价值的认可。”绥化学院特殊教育学院听障学生高艳向观展的省外客商展示着不言阁手工皮革创意研发工作室带领听障大学生纯手工制作的皮艺作品。“我们手工做出来的东西是有温度的,有一种灵性,能把自己喜欢的东西亲手做出来也特别有成就感。” 高艳用手语介绍。
吸引观众驻足
烙韵剪趣:民俗技艺绽芳华
花开富贵、喜上枝头、鱼翔浅底……在绥化学院的展区前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烙画作品,每件作品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想让竞彩足球比分人喜欢上葫芦烙画,就要推陈出新。” 绥化学院师生在传统的烙画技艺基础上,融入了掐丝珐琅工艺,让葫芦烙画变得不一样。“原来的掐丝珐琅主要是做在铜胎上,‘嫁接’到葫芦上之后,可以利用葫芦材质的天然弧度让画面更加立体精美。”听障学生王思雨用手机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一只价值几元钱的葫芦,经过一系列工序后,可以卖到几十元至上百元不等,这将为同学们未来创业带来不少收益。
“让学生掌握剪纸技艺,可以提升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而且可以将这项传统技艺传承下去。残疾人、老年人学习剪纸技艺后,可以丰富技能、舒筋活络、陶冶情操,更加热爱生活。”李泽卉向八方来客展示着此次参展的非遗剪纸作品。
合影留念
“我们通过通过‘专业课程+非遗特技+创业孵化’三位一体模式,让学生在漆艺、皮雕等6个工作室中完成从设计到营销的全流程实践,他们的专业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综合素质便得到了快速提升。”卜凡秀说,通过此次参展,希望孩子们以“无碍”的交流感受哈洽会的盛况,充分参与社会生活,与大家共享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
来源:龙头新闻·黑龙江日报
一审:韩金凤
二审:侯梦婧
三审:孙丽颖
排版:大学生融媒体中心 冷雨洋
版权所有CopyRight:绥化学院 地 址:绥化市黄河路18号 邮编:152061 网站开发: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黑ICP备05005341号-1
黑公网安备 231202020001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