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黑龙江省教育厅网站以《战“疫”绥化学院巾帼不让须眉》为题,报道了竞彩足球比分:女教职工的战“疫”事迹。全文如下:
3月8日是第110个三八国际妇女节,这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妇女节!在抗击疫情战场上,一位位坚强勇敢、无私无畏的逆行巾帼迎难而上,以身赴险;一个个不分昼夜、舍己为人的平凡姐妹们,不辞辛劳,日夜坚守;一幕幕可歌可泣的感人瞬间、美丽身影烙在每个人心田。在她们的感染下和绥化学院党委领导下,绥化学院女职工也迅速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展现了巾帼风采,为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了“半边天”力量。
信息工程学院的辅导员刘丽娟拿起了手机,通过原有的平台联系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家长,不放过休学的、毕业的,只要是她带过的,都要“唠叨”一句“注意健康、听从指挥”,看到了回复,好像才能心安。为安抚住学生想出去的心,她又打开了电脑,将心理辅导、学习计划制订、抗疫战况、激动人心的时刻、感人的事迹……搬上直播间,与学生面对面沟通、解心疑、去“宅”火、补思想、传爱国精神。她还组建了党员、学生干部、优秀团员志愿者组成疫情防控小分队,组织同学们签到、打卡、关注重点人群;联系家长,形成联动。利用网络新媒体组织寝室报平安、班级PK打卡速度大战、我们一起来斗图、“我的班级最优秀”、“我与祖国在一起”征文等活动,其中由她组织发起的英语单词打卡活动,受到学生广泛关注,不到一周时间,就有1600多人参与打卡,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疫情面前,她没有退缩,而是迎难而上,默默付出,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入党誓言,用奉献爱心履行着辅导员的职责。她让学生将“宅”家变成了一场提升自我的修行。她和学生约定:待春暖花开时,遇见身心健康的彼此。
外国语学院教师潘金凤的爱人是绥化市第一医院的一名医生,疫情发生后,他被借调到传染病医院二病区参与疫情防控救治工作,奋战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潘老师舍小家顾大家、无怨无悔、默默支持丈夫的工作,用自己的辛劳为疫情防控做贡献。同时,整个假期她一直坚持在线上对学生进行辅导,利用网络对学生作业进行批改、讲解、答疑,一本厚厚的笔记本上记满了她对平时工作的记录和总结。疫情爆发以来,外国语学院响应学校“停课不停学”的号召,组织教师对线上教学进行的多轮培训,潘老师从未缺席。她根据自己的课程目标、内容和设计,精准选择了在线平台和工具,确定了适宜的线上教学方法,提前准备了线上教学资源及课程任务,做好了全面和精细化的教学设计。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这对“最美夫妻档”用医者仁心守护生命、用教书育人诠释大爱,用各自的方式并肩战斗,展现了英雄本色,留下了最美身影。
"绥化学院疫情防控党员手语志愿服务队"是在阻击新冠肺炎的战役中成立了一个特殊的团队,帮助特殊群体及时了解疫情阻击信息,准确掌握疫情防控知识。他们中的大多数成员都是教育学院的女教师。张百慧老师每天都要和她两个孩子“隔离”一两个小时——她把自己“藏”在卫生间里,录制防控疫情手语视频,她说,“之所以要在卫生间里面录制,是为防止录制过程中孩子会突然闯入镜头。”李泽卉老师在录制第一期视频时,因缺少经验,一个镜头反复拍了很多次。为了拍摄效果,她家的沙发始终在客厅正中间放着,就是为了给她留出一片洁白的背景。黄静和纪元两位老师初为人母,只能趁孩子睡了才能抓紧熟悉内容、录制视频。动作大了,怕吵醒孩子,动作小了,又怕不能准确地传达手语信息。“在家录视频像打游击战,但是想到视频能帮助到听障朋友,再怎么辛苦都值了。”黄静说。在她们的坚持和努力下,已有18期“‘新冠’无情,‘指尖’有爱!”手语视频短片通过学校官微和官方网站以及各工作群进入公众视野,并连续在省残联公众号播发,教育部、中残联给予关注,新华社、中国教育报、黑龙江日报、黑龙江电视台等媒体报道了服务队的事迹。
绥化学院像她们这样的巾帼先进还有很多,如情系学生健康、心系学生就业,全身心投入防疫攻坚战的农业与水利工程学院辅导员刘姬冰;积极加入绥化市志愿服务团队,组织全院团员青年一起进行防疫知识宣传、线上做防疫操、写防疫诗、答防疫题的文学与传媒学院团总支书记张岩;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第一时间向武汉市慈善总会捐款,并积极参加志愿服务,为社区防控疫情贡献力量的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教师刘丽美……
疫情不减,巾帼不退。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攻坚战中,绥化学院女职工坚守岗位、主动作为,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着巾帼力量。
版权所有CopyRight:绥化学院 地 址:绥化市黄河路18号 邮编:152061 网站开发: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黑ICP备05005341号-1
黑公网安备 23120202000110号